不知道大家聽到「總經理」這個工作時,心裡有哪些想法?身處在權力距離高、上下關系明確的台灣文化裡的人,應該多少很快地會聯想到:
收入比較高
要管理別人
要領導別人
工作有難度
如果是像我這樣子經營一人顧問公司的總經理的話,上述的聯想還成立嗎?
收入的部分,就是看有辦法接多少的顧問案。初期,也沒有什麼規模經濟可言。
一人公司、不用管人、不用領導人。
工作有難度,這部分應該是有相似度。
總經理的工作難在哪?
以前有看過一些統計,絕大多數的總經理都出身於企業的三個部門:
營運部門
銷售或行銷部門
財務部門
仔細想想,總經理出身上述三個部門的機率高,確實有其道理。
營運部門的經歷,可以讓人學會「如何做出產品或服務?」
銷售或行銷部門的經歷,可以讓人理解「搶市佔率?」「提高價格?」「成為領導品牌?」
財務部門的經歷,則帶來了「精算每個決策所對應的投資報酬率」之觀點。
而總經理真正的工作挑戰就是要把來自不同職能、常常互相衝突的觀點,整理成一個可以被執行的整體方案,並對結果負最後責任。營運告訴你「怎麼做才可靠」,行銷/銷售告訴你「怎麼做才賣得出去」,財務告訴你「怎麼做才不會燒光現金」——總經理要在這三者之間做取捨,並承受選擇帶來的後果。
若不是本身對三個面向的事都至少有一定程度地了解,妥善整合三個不同的觀點,幾乎是不可能的工作。
經營一人公司的三個觀點
在我開公司之初,三個觀點並不太清楚,常常混在一起,也因此做了不少糟糕的決定。一段時間之後,我漸漸想清楚了。
堅持一人公司的結構,這是個基於財務的決策,而這個決策一方面讓經營的風險大幅降低,另一方面我自己就得一個人搞定一切。經營社群與寫書部分,這是行銷的決策,這樣子的作法讓我有機會在特定的 niche 市場取得領導地位。最後,時不時地鑽研技術,這應該算是營運部門的決策,只是說由於我開公司之前的經歷就是軟體工程師,營運部門的決策反而是最簡單的。
結論
總經理的工作確實有一定的挑戰,因為要整合三個觀點。難歸難,也有讓它變簡單的方法,比方說,經營一人公司的話,組織很小就讓每一個觀點的複雜度都下降不少;經營大一點的公司時,則需要設計合理的制度、流程、分工方式,讓三個觀點的整合挑戰,可以被公司的組織與流程有效地分攤。